中再寿险需实质性提升参保率,惠民保累计覆盖2.8亿人次
6月26日讯:记者6月26日从中再集团获悉,中再集团旗下中再寿险编制的《惠民保的内涵、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于6月21日正式发布。据《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惠民保已累计上市408款产品(同一城市在不同年度的产品算为不同的产品),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50个城市,累计覆盖2.8亿人次,累计保费收入约307亿元,其中2022年全年生效的销量约为1.15亿件,保费收入约为124亿元。
《报告》将惠民保的产品设计按照承保人群、责任结构、待遇水平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承保人群方面,既往症可保可赔,差异化待遇成主流;既往症认定方式显著影响精算定价和后端赔付;责任结构方面,责任结构大而全成为主流,特药责任作为普遍责任纳入惠民保,CART等特定责任逐渐扩面;待遇水平方面,免赔和赔付比例水平下降。
《报告》显示,从参保结果上看,2022年参保率总体和2021年保持一致,但参保效率逐年降低。从理赔结果上看,惠民保获赔率通常在5%以内,且高年龄、既往症和癌症是主要的获赔方向,这说明惠民保的本质是一个大部分参保人为少数参保人出现医疗巨灾风险时进行融资的产品。
持续火爆之后,惠民保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报告》认为,在推动惠民保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职能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产品设计、精算定价提供数据支持,打通商保与医保之间的数据壁垒;在产品设计上予以指导,引导惠民保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和补充”。二是通过各种政策组合拳实质性提升参保率,确保参保人群结构符合预期。三是尊重商业性,保证支持政策的持续性,并随着医保政策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惠民保的责任设计,使之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维持一个适当合理的定位。
与之对应的,商业保险公司的职能应包括三方面:一是科学设计产品责任,以“适当、有效”的方式解决民众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合理厘定产品价格,使得民众可负担。二是取消核保权限,消除投保门槛。三是用商业利益驱动惠民保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自身在客户运营、理赔风控、健康管理、医疗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让更多患者的小病不进展成大病,让大病获取最优的治疗路径,最终提升医疗支付的效率和社会运行的效率。
中再寿险自2020年开展惠民保业务,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参与普惠金融实践,通过数据、产品和技术优势推动惠民保项目在全国落地,并提供主要再保险支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析和产品迭代经验。《报告》系统性梳理、总结了中再寿险近两年“一城一策”推进惠民保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期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惠民保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