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共同体成员公司达23家,“一带一路”的重大机制创新
10月11日讯: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下称“共同体”)是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重大机制创新。
经原银保监会同意,共同体于2020年7月28日正式成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截至2023年9月,共同体共有成员公司23家,分别为:中再集团、中再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太平财险、人保再保、中国人寿财险、中华财险、中银保险、华泰财险、中国大地保险、阳光财险、华安保险、永安保险、紫金保险、永诚保险、鼎和保险、太平再保险(中国)、汉诺威再保险、英大财险、大家保险、国任财险。
其中,共同体由中再集团担任主席单位,由人保财险担任理事会主席单位,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太平财险任理事公司,委托中再产险对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共同体是国内唯一专门从事共建“一带一路”风险管理的行业平台,是保险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机制创新。共同体通过制度化安排和商业化模式,聚焦海外风险管理亟需但国内技术相对薄弱的特殊风险领域,为支持“一带一路”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据了解,共同体成立后,聚集行业力量,补齐保障短板,显著提高了国内保险业在共建“一带一路”特殊风险方面的服务能力,并且为今后持续发力奠定基础和开拓方向。
填补国内稳定承保能力、自主定价能力空白
作为共同体的主席单位中再集团表示,共同体成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聚焦“走出去”企业海外风险管理亟需但国内技术相对薄弱、缺乏承保能力支持的特殊风险险种,聚集行业力量,补齐保障短板。
据介绍,共同体成立前,国内保险业在含DSU的工程险、含DSU的货运险、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险四个特殊险种领域,技术力量储备十分薄弱且承保能力十分有限,国内公司只能小份额跟随甚至无法参与到对此类项目的保障中,极大限制了国内保险业对中国海外利益保障作用的发挥。共同体成立后,直冲痛点,主攻难点,率先将含DSU工程险、含DSU货运险、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险纳入经营范围,为以上四个险种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承保能力支持,有效扭转了特殊风险保障过度依赖离岸保险市场的局面,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自2020年11月正式运营至2023年上半年,共同体共承保“一带一路”项目74个,保障境外总资产570亿元人民币。在当前国际市场承保能力逐渐收紧的背景下,在稳定市场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同体致力于持续培育核心竞争力,从无到有建立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险自主定价能力,树立国际首席地位。共同体成立后短期内,就针对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险进行了风险曲线和定价工具的开发,形成了自主定价能力。后续持续提升技术实力,修正核保指引、推出政治暴力险营业中断责任中文保单、开发共同体标准条款等。
自共同体正式运行至2023年上半年,共同体共承保48个政治暴力险项目,在其中30个项目中担任首席并提供保险方案,首席率超60%。在部分项目中,共同体报价得到了国际再保人的认可和跟随,持续巩固市场首席地位。
多领域推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升国内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整体能力,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减量、风险管理优势,共同体多领域推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行业持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蓄发展动能。
例如,首创卫星遥感观测指标体系,科技赋能“一带一路”项目风险减量。据介绍,共同体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赋能中国海外利益风险减量,首创包含9个一级观测指标、42个二级观测指标的政治暴力险、含DSU工程险的卫星遥感观测指标体系,为中国海外利益项目提供创新风险减量方案,并引领国际承保能力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提供保险支持。
中再集团表示,该卫星遥感风险减量服务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一带一路”项目保险人在风险查勘、承保定价、理赔定损以及客户服务的痛点难点,帮助投资人完善尽职调查、进度监测、经营监测以及ESG监测,协助投保人做好有关自然灾害、地质沉降位移、环境污染等风险的观测和减量。该服务方案已成功落地,在某地发生骚乱、国际政治暴力风险保险承保能力紧缺的情况下,共同体依据卫星远程查勘结果,率先释放全部政治暴力险承保能力并出具专业风险建议书,有效带动国际承保能力在超赔层对该项目进行支持,确保了该项目顺利开工,展现了共同体在风险管理领域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
再如,业务数据是开展中国海外利益保险业务的必要基础,形成统一的中国海外利益业务数据标准,有助于对中国海外利益保险业务进行监管、风险管理以及推进业务发展。共同体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原银保监会)工作部署,形成中国海外利益保险业务数据统计标准政策建议,并受金融监管总局(原银保监会)财险部委托,先期在共同体范围内推广进行数据统计。为高效开展数据统计工作,共同体受财险部委托,配套开发数据报送系统,于2021年底开始相关统计工作,协助监管摸清家底。
搭建了覆盖全流程的业务系统,实现了对前台的商机储备、邀约、报价、海外出单网络,中台的业务管理、风险累积、业务数据分析,到后台的合同流转、账务结算以及制度文件下载等工作流程的全覆盖,是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线上化业务处理系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