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支持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良性互动,进而激发出投融联动的强大动能
10月20日讯:日前,保险资管参与REITs的角度从投资端扩展至管理端,监管部门正式同意首批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试点开展ABS和REITs业务,这是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随着第29单公募REITs产品首发募集完成,我国REITs市场募资规模突破千亿关口。未来在监管部门多角度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REITs市场将步入扩容提质新阶段。
市场人士表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保险行业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过往通过在中保登发行保债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及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运营经验,为保险行业资产负债匹配做出较大贡献。未来,保险资管将以资产证券化管理人及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深度参与ABS和公募REITs业务,进而激发出投融联动的强大动能,持续发挥保险行业专业投资机构的营运优势。
推进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支持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良性互动
中国公募REITs市场自2020年4月30日正式试点以来,持续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大型机构投资人,更是在公募REITs正式上市以后积极参与战略配售及网下认购。究其原因,主要与该类型资产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可扩容性、有助于盘活存量等特点相关,与保险资金偏好具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的投资风格与理念等深度契合。
回顾历史进程,保险行业在2012年开放ABS投资,在2021年开放公募REITs投资,但由于保险资金投资约束较多,风险偏好较低,两类资产均未能像保债计划一样契合保险负债特征并被保险资金大量配置。
2023年3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要求(试行)》,拓展了资产证券化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业务主体,将资产证券化管理人的范围拓展至公司治理健全、内控管理规范、资管能力突出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ABS及REITs业务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自律监管等关键事项。
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在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的统筹指导下,向首批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出具无异议函,同意其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这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保险资管公司开展ABS及REITs业务,有利于充分激活资本市场,从供需两侧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一方面可以给资本市场带来大量高评级、增信措施有力的中长久期资产的供应,另一方面将为满足保险负债特征的资产“借道”成熟稳定的交易所市场,享受充分的流动性。
作为获得首批资格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以来是资产支持计划产品发行和投资的重要参与机构。泰康资产CEO段国圣对新华财经表示,“证监会批准首批保险资管公司开展ABS及REITs业务,对于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利于满足保险资金多元化的配置需求,进而增厚投资收益水平。”
“同时,ABS有望与公募REITs实现联动,有效盘活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股权项目,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今后,公司将积极与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以及银行理财等机构资金联动,在期限、收益率、产品形式等方面,创设适合的ABS产品,持续发挥自身投资和运营优势,助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段国圣称。
同时,在本次试点产生过程中,金杜律师事务所担任其中三家保险资管公司的法律顾问,助力其获首批试点开展ABS和REITs的业务资格。
在分享相关业务经验的过程中,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乐对新华财经表示,“首批获批业务试点的五家保险资管机构均有受同一控制下的公募基金公司牌照,未来有望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以兼具金融和基础设施行业背景的专长,搭建REITs一体化平台,本次试点可以预期保险资管公司将全面参与公募REITs业务。”
“监管此举对市场有积极深远影响,充分体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一直以来,盘活存量、降杠杆是当前经济发展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重点,保险资管公司长期深耕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投融资,对行业和各类基础设施不动产资产的经营与现金流形态也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保险资管机构担当ABS和REITs产品的专项计划管理人有助于理解资产、识别风险。”张乐称。
对于市场而言,此次试点之后有助于释放更多优质的REITs基础设施项目。张乐表示,“保险资金通过保债计划等给众多规模大且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未来有望看到更多保险资金先前已在绿地投资阶段参与的项目资产,将在保险资管公司的参与下登陆公募资本市场,释放更多优质的、适合REITs的基础设施资产,进一步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的全周期融资。”
中证鹏元研发部研究员吴进辉对新华财经表示,“保险资管的投资特点与公募REITs的长期配置属性天然契合,一直是公募REITs的最大投资人,此次深度参与的最大意义在于保险资管从投资人到管理人的跨越,从而打造‘投、融、管、退’资产全流程管理,有利于多层次REITs市场的建设;另一方面,本次的试点还有利于加大ABS业务供给,尤其是中保登开展ABS。”
江海证券风险控制部执行董事黄朝阳对新华财经表示,“保险资管本身就是ABS的重要投资机构之一,带着资金开拓项目,难度自然会降低很多。保险资管在保险公司整体框架与分支机构的支持下,具备天然开拓业务的渠道,如果股东方是规模较大的金控集团,优势会更加明显。同时,对于作为计划管理人的项目,了解程度将更高,在做投资决策时,风险相对更加可控。”
“当然,相关业务对于保险资管机构也是一种挑战。由于ABS和REITS具备明显类投行业务特征,预计会参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整套业务体系建立,因此,保险资管就该业务搭建三道防线下的整体业务体系,就会呈现一定的规模,比如专业人员、成本、质控、风控、合规等方面,都会面临不小的压力,整体来看,专业才是‘王道’。”黄朝阳称。
吴进辉也指出,“保险资管作为REITs管理人,目前仍需要满足具备公募基金牌照,可能还是集中在少数几个机构,深度开展REITs业务仍需要筛选资产和政策方面的进一步探索。”
展望后续,对于其他方面的政策“升级”,黄朝阳预计称,“随着证监会跨系统授予牌照,为将来金融监管体系的整合留下想象空间,比如参与ABS经验丰富的信托公司,也许会成为下一类可以从事ABS和REITS的金融机构。”
常态化发行节奏有所加速募资规模突破千亿元关口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近期REITs市场常态化发行节奏有所加速。
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0月19日,我国已有29单公募REITs项目首发募集成功,其中山东高速REIT募集仍待上市,整体首发募集资金为954.52亿元,此前4单扩募规模合计50.64亿元;这意味着,公募REITs市场总募资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005.17亿元。从资产类型来看,高速公路、产业园和能源规模居前三位,分别为467.15亿元、168亿元、143.12亿元。不过,从市值来看,目前全市场总市值为877亿元,流通市值占比未过半。
同时,多单新项目已处于沪深交易所审核阶段,底层资产类型日趋丰富。目前排队入场的6单公募REITs项目中,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和建信金风绿电REIT的底层资产为能源基础设施;华泰紫金南京建邺产业园REIT、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REIT和易方达广州开发区高新产业园REIT的底层资产为园区基础设施;工银瑞信河北高速集团高速公路REIT的资产类型则为交通基础设施。
对于年内的一级市场供给速度,吴进辉认为,“四季度预计会加快申报,考虑到申报、审批、上市的时间,如果年内要上市的项目,可能最晚申报期是在11月中旬前后。其中,消费基础设施REITs是极大有可能年内申报的,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积极响应,有利于优先扩内需,将恢复和改善消费摆在首位。”
“其他类型方面,文旅REITs受底层资产稳定性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因城施策’的探索,总体发行要求还是比较严格,而IDC、新基建REITs仍值得期待。”吴进辉补充道。
而从二级表现来看,进入10月以来,全市场再次出现震荡调整。吴进辉表示,“近期两单最高涨幅标的项目的解禁引发部分机构止盈,在交易同趋向性之下,价格出现调整。同时,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收紧,受到资金需求加大、供给压力增加和汇率贬值等约束,10月以来REITs日均换手率在0.6%。此外,也有年末机构的考核压力影响,投资者追求‘落袋为安’。”
不过,业内人士纷纷也表示,REITs是重分红的长期投资品种,应秉持长期配置理念。吴进辉指出,“市场短期内料维持震荡,中期来看则溢价率逐步消化,进而推动价值进一步回归。当前市场估值并不高,建议采取‘观望为主、适时而动’的策略,可以适当布局低位的稳定资产。”
另有机构观点称,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深度参与ABS及REITs业务,将为REITs市场带来增量资金,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随着各类政策推进力度加大,REITs市场表现有望企稳上行。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的问题均是发展初期必须经历的探索阶段,投资者不必苛刻,也应对新生产品保持耐心和信心。吴进辉指出,“未来我国REITs是万亿蓝海市场,相关配套政策会加快常态化支持,例如加强投资者交流、及时推出REITs实时指数,优化税收和估值政策,探索适合REITs会计政策,加强REITs人才教育等方面都在持续推进,相信中国REITs市场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