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费率改革雷厉风行

  8月25日讯: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表示,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费率水平。

  截至8月24日,参与降费的公募机构数量已接近110家,占公募机构总数七成以上,参与降费的公募产品数量突破2800只。随着基金费率改革全面推进,多家公募机构透露,虽然短期盈利会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各参与主体保持高水平竞争,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是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展望未来,公募机构纷纷表示,持续加强投研专业能力建设,追求中长期可持续的风险调整后回报,以稳定良好的业绩吸引投资者,为基民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与“获得感”,才是公募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硬道理。

  公募基金降费全面推进

  截至8月24日,自7月10日首批19家头部公募机构实施降费以来,参与基金降费的公募机构合计数量已接近110家,占公募机构总数七成以上。具体的费率调整情况多为管理费率由1.5%调降至1.2%,托管费率由0.25%调降至0.20%。

  整体来看,大中小型的公募机构普遍参与到了此次基金降费的大潮当中,旗下参与降费的公募产品数量从最少1只到最多100余只不等,合计数量已突破2800只。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管理费率在1.2%及以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占总数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不含浮动费率基金)。

  部分公募机构自7月以来还实施了分批降费。例如7月24日、7月31日,东兴基金旗下各有两只公募产品实施降费;7月31日,鹏扬基金旗下16只公募产品集体降费,此后的8月14日又有两只公募产品加入降费队伍;8月10日、8月18日,红塔红土基金旗下也各有两只产品降费。

  从产品类型来看,此次参与降费的多为此前费率水平相对较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部分浮动费率产品也参与其中。例如,中欧成长优选混合的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高于、等于、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时,此前的基金管理费率分别为2.0%、1.5%、1.0%,调降之后,管理费率分别为1.6%、1.2%、0.8%。

  除此之外,此次参与降费的也不乏其他类型的基金产品。例如华夏博锐一年持有混合(MOM)、招商惠润一年定开混合发起式(MOM)等MOM产品,以及易方达优势领航六个月持有混合(FOF)、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FOF)、华安慧心楚选配置三年持有混合(FOF)等FOF产品,上述产品此次主要调降了托管费率。

  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近期权益市场震荡整固,赚钱效应有所减弱。兴业基金认为,当下实施公募基金降费改革,能够在降低广大基民投资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居民理财需求,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进入公募市场,优化财富管理生态,促进公募行业持续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王蕊表示,短期来看,基金降费将直接影响到基金公司的收入,进而影响到盈利水平,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小或者权益类基金业务占比较高的基金公司来说,降费或将带来更大挑战。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沪上某基金公司认为,基金降费其实是公募行业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有助于推动各参与主体保持高水平竞争,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是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基金降费也会促使公募机构更加努力做好业绩,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从而提升管理规模,对冲基金降费给盈利带来的影响。

  “此次基金降费改革进一步向投资者让利,长期来看有利于公募基金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互相支撑,实现双赢。”兴银基金表示。在基煜基金看来,基金降费有助于提高公募产品的费后收益,提升公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公募行业的整体市场份额。

  站在机构投资者角度分析,王蕊表示,基金降费进一步降低了养老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成本,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产品的配置,为公募基金服务于居民中长期养老需求以及财富管理需求的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环境。

  提升基民投资体验

  为应对基金降费带来的影响,公募机构积极寻找应对措施,以此次降费为契机,在保持既有业务发展和夯实原有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新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践行普惠金融初心,公募行业归根结底还是要提升投研能力,为基民带来业绩长期稳健的投资体验。对此,多家公募机构表示,持续加强投研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力,追求中长期可持续的风险调整后回报,以稳定良好的业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是公募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硬道理。

  对于接下来的产品布局,德邦基金表示,旗下主动权益产品将进一步加强逆周期布局力度,培育更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工具,以适配投资者的多元理财需求。某第三方机构人士建议,推出专注于特定行业、主题或策略的特色化主动管理基金,或将吸引具有相应投资偏好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另外,沪上某中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基金费率除了与业绩、规模、投资者持有时间等因素挂钩,未来还将围绕其他模式积极展开探索,让市场为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投票”,真正为投资者利益考虑。

  部分公募机构则另辟蹊径,例如浙商基金聚焦人工智能(AI)策略赋能下的投研能力,充分发挥“AI+HI(人机互动)智能投资”的差异化优势,搭建了“智选+”“智多+”“智配+”“AI+指数增强”四大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适应多变的市场,以长期良好的业绩提升规模。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认为,除了挖掘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公募行业也需要转变业务发展模式,比如借助于基金投顾等业务,转向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模式,通过强化投资者体验与获得感进行价值创造,做到投资者和财富管理机构共赢。

  兴业基金表示,将始终以“丙方心态”来精耕细作,细化服务过程,给予专业陪伴,让投资者的“获得感”不仅在于投资收益的获得,还在于投资过程中的服务获得、信息获得与信心获得。沪上某中型基金公司也表示,未来公司将大力发展投顾业务,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理财规划和咨询服务,与投资者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此外,为化解基金降费直接带来的收入影响,降本增效也成为了公募机构的重要举措。浙商基金介绍,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例如落实到各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业务效能;加强成本管控,压缩开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等。

上一篇:指数增强基金逆势增长,年内新发数量有望创纪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