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产品采取数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模式,超四成为债券型基金

  11月9日讯:公募基金年内密集增聘基金经理,不少产品采取了数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模式。业内认为“共管”模式能降低产品对单一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同时对团队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华泰柏瑞基金周三公告,华泰柏瑞稳健收益债券增聘基金经理刘礼彬,与原基金经理罗远航共同管理;在共管基金经理董元星离任后,今年4月13日~11月6日期间,罗远航独立管理华泰柏瑞稳健收益债券。浙商汇金聚利一年定开债本周增聘基金经理白严,并与原基金经理蔡玮菁共同管理该基金;在共管基金经理张少辉离任后,今年7月28日~11月6日期间,蔡玮菁独立管理浙商汇金聚利一年定开债。嘉实新起点混合、嘉实致信一年定期纯债债券、嘉实增强信用定期债券均宣布增聘基金经理吴翠,并与原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中信保诚嘉裕五年定开纯债、中信保诚嘉润66个月定开纯债、中信保诚稳达均增聘基金经理顾飞辰,同样采取“共管”模式。中银中短债债券、东吴货币等基金产品也在本周发布了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

  据数据,目前有2841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为“共管”模式,超过全市场基金数的1/4;其中,2529只基金由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302只基金由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10只基金由四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以上采取“共管”模式的产品中,超四成为债券型基金(含可转债)。

  有基金人士指出,“共管”产品可能是希望基金经理“以老带新”,为公司培养新生代基金经理;或是为应对风格频繁切换的市场而聘请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避免产品策略过于单一,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需要主动管理的产品上;也有可能是为资深基金经理卸任或离职做准备,让准备接任的基金经理了解产品风格并平稳度过交接期。

  业内人士表示,“共管”模式产品风格往往相对稳定,也符合基金经理“去明星化”的趋势。而当策略上出现分歧时,共管基金经理或许需要更多时间去达成一致。无论是基金经理独立管理还是多名基金经理共管,最终还要用产品业绩说话。

上一篇: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多,增量资金持续涌入
下一篇:绩优基金因机构资金撤退清盘,年初时规模近40亿元 9月底只剩100多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